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2-24到2020-07-0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二章 广告是什么?——广告的常见定义及符号学理解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至少在什么时候之前,汉语中并没有“广告”一词。
选项: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答案: 【20世纪

2、 问题:《荀子》:“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辟公之事也”。这里的“广”,是什么意思?
选项:
A:广泛地
B:广大地
C:扩大地
D:极大地
答案: 【广泛地

3、 问题:麦肯光明与哪所大学联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营销传播专业”?
选项:
A:浙江大学
B:复旦大学
C:中国传媒大学
D:北京交通大学
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

4、 问题:从符号学的角度而言,“广告文本”的本质特征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选项:
A:符号生产
B:符号传播
C:符号解读
D:意向性
E:意动性
答案: 【意向性;
意动性

5、 问题:有关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
A: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如同“箭”与“靶”的关系。
B:号(词语)是人们力图击中事物(对象)这个“靶子”的“箭”。
C:作为“靶子”的事物(对象)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D:符号(词语及其含义)不断地随着事物(对象)变化和调整
E:符号(词语)(或者其含义)折射了事物(对象)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事物(对象)的认识的变迁
答案: 【符号(词语)与事物(对象)之间如同“箭”与“靶”的关系。;
号(词语)是人们力图击中事物(对象)这个“靶子”的“箭”。;
作为“靶子”的事物(对象)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符号(词语及其含义)不断地随着事物(对象)变化和调整;
符号(词语)(或者其含义)折射了事物(对象)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事物(对象)的认识的变迁

6、 问题:广告现象本身并非处于绝对的极点状态,而是呈现出渐变的“频谱”(spectrum)特征。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问题:我国应该认识到,广告与宣传(publicity )、促销、公关等都是营销传播工具,他们之间存在微妙的渐变关系,而不能画地为牢、彼此割裂地研究和使用它们。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问题:“广告”一词是土生土长的日语词。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尾题是广告形态特征,可以作为广告的本质而存在,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广告本质的关键。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问题:符号表意必然是无限衍义的。也就是说,符号过程,定义上不可能终结,因为解释符号的符号依然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章 什么是好广告? ——优秀广告的多维评价标准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哪个是全球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
选项: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
答案: 【英国

2、 问题:ROIT原则中的“R”指什么?
选项:
A:原创性
B:相关性
C:延展性
D:震撼性
答案: 【相关性

3、 问题:以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用销售评价指标?
选项:
A:销售额
B:参观拜访
C:预订
D:延展性
答案: 【延展性

4、 问题:创意的本质就是“旧要素、新组合”,是哪位广告大师的观点?
选项:
A:李奥贝纳
B:韦伯·扬
C:大卫·奥格威
D:威廉·伯恩巴克
答案: 【韦伯·扬

5、 问题:下列有关相关性的说法中,哪些(或哪项)是错误的?
选项:
A:广告创意要与消费者的生活发生关联
B:相关性还指广告创意的图形之间应该具备关联性
C:所谓“同构图形”,仅指具体的“图形”,不包括“意象”
D:相关性越低,广告创意越好
E:对于广告创意而言,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
答案: 【所谓“同构图形”,仅指具体的“图形”,不包括“意象”;
相关性越低,广告创意越好

6、 问题:销售作为广告优劣的评价方法,可能存在着什么问题?
选项:
A:广告可能具有销售效果,但却无趣无味,甚至令人憎恶
B:正如李奥贝纳所说,“有趣却毫无销售力的广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销售力却无趣的广告,却令人憎恶。”
C:看起来量化、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未必真的能够客观地评价广告的优劣
D:广告只是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用销售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广告,当然并不合理,也不公正
E:销售业绩好的广告,一定缺乏创意
答案: 【广告可能具有销售效果,但却无趣无味,甚至令人憎恶;
正如李奥贝纳所说,“有趣却毫无销售力的广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销售力却无趣的广告,却令人憎恶。”;
看起来量化、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未必真的能够客观地评价广告的优劣;
广告只是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用销售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广告,当然并不合理,也不公正

7、 问题:“义的相关性”是指同构图形之间的视觉关联。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问题:我们常常把那种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广告创意,称之为“大创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问题:AIDMA法则是在1898年由E.S.刘易斯最先提出。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问题:广告批评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影响广告发展的重要力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四章 广告说什么?——广告主题与核心概念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 问题:谁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USP理论?
选项:
A:罗瑟·里夫斯(又译为:瑞夫斯)
B:艾尔·里斯
C:杰克·特劳特
D:李奥贝纳
答案: 【罗瑟·里夫斯(又译为:瑞夫斯)

2、 问题:以下广告中,哪则是广告主题的平行结构?
选项:
A:步步高音乐手机《宋慧乔篇》
B:芬必得《石清华光爱学校篇》
C:Prestige不粘锅《打折篇》
D:Herba饮料《天然篇》
答案: 【芬必得《石清华光爱学校篇》

3、 问题:艾维斯的“我们第二,但我们更努力”是谁创作的?
选项:
A:罗瑟·里夫斯(亦可以翻译为:瑞夫斯)
B:李奥贝纳
C:奥格威
D:伯恩巴克
答案: 【伯恩巴克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