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06到2022-01-02

第九讲 犯罪主观方面 (下) 第1-9讲 单元测试

1、 问题: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选项:
A:聚众淫乱罪
B:组织淫秽表演罪
C:寻衅滋事罪
D:无罪
答案: 【无罪

2、 问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3、 问题: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这一解释属于下列何种解释?
选项:
A:补正解释
B:当然解释
C:反对解释
D:缩小解释
答案: 【缩小解释

4、 问题:下列情形中,告诉才处理的有?
选项:
A:捏造事实,诽谤国家领导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B: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
C:遗弃被抚养人,情节恶劣的
D: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
答案: 【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

5、 问题: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答案: 【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6、 问题: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答案: 【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7、 问题:①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②由于特殊身份必须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所以,性别、国籍等不可能成为特殊身份,首要分子则属于特殊身份。③挪用公款罪是真正身份犯,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但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④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从重处罚。这种情形称为不真正身份犯。关于上段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第①句错误,其他正确
B:第②句错误,其他正确
C:第③句错误,其他正确
D:第④句错误,其他正确
答案: 【第②句错误,其他正确

8、 问题: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 【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9、 问题: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10、 问题: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答案: 【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11、 问题: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答案: 【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12、 问题: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间接故意

13、 问题: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侮辱尸体罪
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和侮辱尸体罪
D: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答案: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14、 问题: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答案: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15、 问题: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选项:
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
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 【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16、 问题: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选项:
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盗窃枪支、弹药罪
C: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
D: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答案: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17、 问题: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选项: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答案: 【抢劫罪

18、 问题: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答案: 【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19、 问题: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
B: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C: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D: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答案: 【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20、 问题: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选项:
A:幻觉犯,不构成强奸罪
B: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答案: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21、 问题:下列哪些选项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选项:
A: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B:将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
C: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
答案: 【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

22、 问题: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答案: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23、 问题: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
A:甲将乙价值2万元的戒指扔入海中,由于戒指本身没有被毁坏,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