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0-03-02到2020-06-30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作业】第1章 LTE关键技术 第1章 LTE关键技术作业

1、 问题:LTE中CP有何作用?
评分规则: 【 在LTE中,在OFDM符号发送前,在码元内插入CP,当CP足够大的时候,多径时延造成的影响不会延伸到下一个符号周期内,从而大大减少了符号间干扰ISI。
同时OFDM加入CP可以保证信道间的正交性,大大减少了多载波间干扰ICI。

2、 问题:OFDM技术优点有哪些?
评分规则: 【 (1)频谱效率高传统的FDM系统的载波之间必须有保护带宽,频率的利用效率不算高。OFDM的多个正交的子载波可以相互重叠,无须保护频带来分离子信道,从而提高了频率利用效率,提升了系统的容量。
(2)带宽可灵活配置,且可扩展性强。带宽可灵活配置表现在带宽大小可灵活分配、使用的频率可离散分配。①带宽大小可灵活分配。相对于以往固定带宽的系统,如在WCDMA系统中,上行5MHz带宽、下行5MHz带宽是固定好的,不能变化;但在LTE系统中,上下行的带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分配。②频率可离散分配。相对于以往固定带宽的系统,如在WCDMA系统中,所需的5MHz带宽必须是连续的,而在LTE系统中,假若需要5MHz带宽时,可以将5MHz带宽分在不连续的频率上。目前LTE支持的带宽有6个等级:l.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可扩展性强。
(3)OFDM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强OFDM技术持续不断地监控无线环境特性随时随地的变化,通过接通、切断相应的子载波,使OFDM系统动态地适应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确保了无线链路的传输质量。OFDM的各个子载波可以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如BPSK、QPSK、8PSK、16QAM、64QAM等。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采用高阶的调制方式;而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则需要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低阶调制方式。
(4)抗衰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强由于OFDM将宽带传输转化为很多个窄带子载波的并行传输,符号周期长,能抵抗多径效应引起的信道快衰落。OFDM系统加入循环前缀CP技术之后,大大降低了ISI和ICI的影响。
(5)MIMO技术实现简单OFDM技术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可以看成是平坦衰落信道,从而使子载波上MIMO的检测仅需考虑单径信道而不需考虑多径的影响,所以大大简化了MIMO接收端的设计与实现。

3、 问题:OFDM技术缺点有哪些?
评分规则: 【 (1)峰均比高OFDM符号由多个子载波信号组成,各个子载波信号是由不同的调制方式分别完成的。OFDM符号在时域上表现为N个正交子载波信号的叠加,当这N个信号恰好同相,功率以峰值相叠加时,OFDM符号将产生最大峰值功率,该峰值功率最大可以是平均功率的N倍。尽管峰值功率出现的概率较低,但峰均比(即峰值功率与系统总平均功率的比值)越大,必然会对放大器的线性范围要求越高。过高的峰均比会降低放大器的效率,增加A/D转换和D/A转换的复杂性,也增加了传送信号失真的可能性。
(2)OFDM对时间和频率同步要求严格对时间偏移误差会导致OFDM子载波的相位偏移,会导致符号间干扰ISI;而频率偏移误差则会导致子载波间失去正交性,带来子载波间的干扰ICI,影响接收性能。因此,OFDM系统对时间和频率的同步误差比较敏感。0FDM系统通过设计同步信道、导频和信令交互,以及加入CP,目前已经能够满足系统对同步的要求。
(3)存在小区间下行干扰OFDM系统保证了小区内用户的正交性,在抑制小区内的用户干扰方面,优势比较明显。但是,OFDM系统本身无法提供小区间的多址能力,无法实现自然的小区间多址,对于小区间的干扰抑制问题,需要依赖ICIC技术来进行辅助抑制。

第1章 LTE关键技术 第1章 LTE关键技术单元测验

1、 问题:下列哪项属于OFDM技术的缺点?
选项:
A:抗多径能力差 
B:峰均比高
C:需要复杂的双工器
D:与MIMO技术结合复杂度高
答案: 【峰均比高

2、 问题:扩展CP的时长为多少微秒?
选项:
A:4.7us
B:5.2us
C:33.3us
D:16.7us
答案: 【16.7us

3、 问题:哪个模式为其他MIMO模式的回退模式?
选项:
A:TM1
B:TM2
C:TM3
D:TM4
答案: 【TM2

4、 问题:TM3模式在信道条件好的情况下为(    )。
选项:
A:发送分集
B:开环空分复用
C:闭环空分复用
D:单流波束赋形
答案: 【开环空分复用

5、 问题:LTE上行采用SC-FDMA目的是为了(  )。
选项:
A:降低峰均比
B:增大峰均比
C:降低峰值
D:增大均值
答案: 【降低峰均比

6、 问题:MIMO技术可以起到(   )作用。
选项:
A:收发分集
B:空间复用
C:赋形抗干扰
D:MU-MIMO
答案: 【收发分集;
空间复用;
赋形抗干扰;
MU-MIMO

7、 问题:多天线技术中,主要的增益包括(     )。
选项:
A:分集增益
B:赋形增益
C:空间复用增益
D:编码增益
答案: 【分集增益;
赋形增益;
空间复用增益

8、 问题:OFDM的主要缺点是(     )。
选项:
A:易造成自干扰,容量往往受限于上行
B:信号峰均比过高,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C:时间同步要求较高
D:频率同步要求较高
答案: 【信号峰均比过高,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频率同步要求较高

9、 问题:LTE的物理层上、下行各采用(         )技术。
选项:
A:SC-FDMA
B:OFDMA
C:CDMA
D:TD-SCDMA
答案: 【SC-FDMA;
OFDMA

10、 问题:LTE的物理层上行采用OFDMA技术。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1、 问题:空间复用适用于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的工作场景。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问题:LTE系统中空间复用只应用于下行业务信道。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问题:LTE上下行均采用OFDMA多址方式。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4、 问题:发射分集是在发射端使用多幅发射天线发射信息,通过对不同的天线发射的信号进行编码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接收端可以获得比单天线高的信噪比。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5、 问题:目前LTE支持的带宽有6个等级:l.6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6、 问题:OFDM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然后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       的低速子数据流。
答案: 【并行

17、 问题:多径时延容易引起符号间干扰和                。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ICI;
多载波间干扰;
载波间干扰

18、 问题:LTE中加入       增加了冗余符号信息,影响了系统的容量,但是有利于克服符号间干扰ISI子载波间干扰ICI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CP;
循环前缀

19、 问题:LTE采用多个窄带子载波并行传输技术,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响应近似没有失真,即            衰落不明显。
答案: 【频率选择性

20、 问题:        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MIMO;
多输入多输出

21、 问题:LTE系统中,为了确保控制信道可靠传输,控制信道普遍采用            方式传输。
答案: 【发送分集

22、 问题:LTE中一个TTI的时长为        。
答案: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都对)1ms;
1毫秒

【作业】第2章 LTE系统网络结构 第2章 LTE系统网络结构单元作业

1、 问题:eNodeB有什么功能?
评分规则: 【 (1)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上下行链路的动态资源分配(即调度)等功能。
(2)IP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的加密。
(3)当从提供给UE的信息无法获知到MME的路由信息时,选择UE附着的MME。
(4)路由用户面数据到S-GW。
(5)调度和传输从MME发起的寻呼消息。
(6)调度和传输从MME或O&M发起的广播信息。
(7)用于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上报的配置。
(8)调度和传输从MME发起的ETWS(即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消息。

2、 问题:简述EPC核心网的主要网元和功能。
评分规则: 【 (1)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ME用于SAE网络,也接入网接入核心网的第一个控制平面节点,用于本地接入的控制。
(2)服务网关(Serving-GW)负责UE用户平面数据的传送、转发和路由切换等。
(3)分组数据网网关(PDN-GW)是分组数据接口的终接点,与各分组数据网络进行连接。提供与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会话的定位功能。
(4)策略计费功能实体(PCRF)是支持业务数据流检测、策略实施和基于流量计费的功能实体的总称。
(5)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SS包含用户配置文件,执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并可提供有关用户物理位置的信息,与HLR的功能类似。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