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世界经济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 问题:

19世纪初,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已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性经济体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 问题:

应当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发展运动的有机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分割开来研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 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属于世界经济学科理论基础之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

  以下选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世界经济的论述的是()

选项:
A: “向外国学习”思想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张
D: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答案: 【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张

6、 问题:

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就曾提出过关于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问题
B:中国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是在西方国家引领下开展的
C:世界经济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在中国经历了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D: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扩展和深入,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答案: 【
中国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是在西方国家引领下开展的

7、 问题:

以下选项属于世界经济研究对象的是()

选项:
A:国别与地区经济
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经济整体 
D:国际政治关系
答案: 【
国别与地区经济
国际经济关系
世界经济整体 

8、 问题:

 以下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学习这门课程要注重以小见大,学会从局部视角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B:学习世界经济概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对各个国家、地区经济不需要深入理解
D:在学习过程中要专注于理论研究,不需要关注方针政策
答案: 【
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对各个国家、地区经济不需要深入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要专注于理论研究,不需要关注方针政策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于(      )

选项:
A:地理大发现时期
B: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案: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问题:

自然条件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 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选项:
A:中国
B:朝鲜
C:苏联 
D:苏俄
答案: 【
苏俄

4、 问题:

二战是人类发展史上迄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

二战后初期,为推动欧洲经济恢复和强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美国对西欧实施的援助计划为(   )  

选项:
A:马歇尔计划 
B:道奇路线
C:第四点计划 
D:出口管制
答案: 【
马歇尔计划 

6、 问题:

1991年4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增长过程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这段时期被称为(        ) 

选项:
A: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
B:停滞膨胀”(滞胀)时期
C:新经济”
D:经济恢复时期
答案: 【
新经济”

7、 问题: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结构性失衡的表现主要包括(       )

选项:
A: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严重制约
B:传统工业部门的衰落和产业“空心化”日益加剧
C:政府赤字连年扩大,政府债务不断加重
D: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答案: 【
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构成严重制约
传统工业部门的衰落和产业“空心化”日益加剧
政府赤字连年扩大,政府债务不断加重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8、 问题:

1991年,经互会、华约和苏联先后解体,两极格局、两个平行市场的局面最终结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 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及由此决定的一系列结构性经济失衡等问题长期积累的产物,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强制发挥作用的体现。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产生的根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 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虽然这一定义被认为较为合理、较有权威性,但仍不够全面。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 问题:

20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 问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与以往的历史阶段相比较,其最主要、最鲜明的两大特征即是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与跨境资本流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 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主要推动力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 问题:

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的现象在发达国家不存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 问题:

参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 问题: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

选项:
A:经济主权受到威胁
B:金融风险增大
C:盲目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容易损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D: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答案: 【
经济主权受到威胁
金融风险增大
盲目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容易损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8、 问题: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不发达国家易被(  )。

选项:
A:边缘化
B:中心化
C:外围化
D:多元化
答案: 【
边缘化
外围化

9、 问题:

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以下面哪些国际协定为基本法律框架。(  )

选项: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B:《自由贸易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答案: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10、 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在面对发达国家频频使用( )措施阻挡发展中国家产品时应对显得乏力,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

选项:
A:外贸预警
B:反补贴
C:特保
D:反倾销
答案: 【
反补贴
特保
反倾销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