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对应课程为:点我自动跳转查看
本课程起止时间为:2021-09-20到2021-12-31
本篇答案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章 导论

1、 问题: 下列对“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性分配”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
A:社会资源是需要分配的
B:社会资源的分配必须体现出权威性
C:社会资源是无穷尽的
D:社会资源的分配必须是有标准的
答案: 【社会资源是无穷尽的

2、 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特征
选项:
A:政治性
B:非强制性
C:稳定性
D:实效性
答案: 【非强制性

3、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功能
选项:
A:导向功能
B:制约功能
C:分配功能
D:强制功能
答案: 【强制功能

4、 问题: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这一概念的是谁
选项:
A:丹尼尔·勒纳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B:戴维·伊斯顿
C: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D:罗伯特·登哈特
答案: 【丹尼尔·勒纳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5、 问题:关于“政策大还是法大”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从外延上来看,法的外延大于政策
B:从效力上来讲二者是不可比的
C: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是法
D:法是没有层级的
答案: 【从效力上来讲二者是不可比的

6、 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政策发展的过程,哪个不属于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变化的阶段特征
选项:
A:在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非常强调公平
B: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转向追求效率
C: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平和效率兼顾
D: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答案: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7、 问题:从哪些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是国家、执政党和其他公共权威组织,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规定的行为准则。”
选项:
A: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一定是公共权威组织
B:公共政策的作用范围和目标取向
C:公共政策是调整广泛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D:公共政策不是一门社会科学
答案: 【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一定是公共权威组织;
公共政策的作用范围和目标取向;
公共政策是调整广泛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8、 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选项:
A: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在学科发展上要赶快补课,要重新恢复政治学
B:1983年《理论探讨》杂志刊登了孟繁森的《需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C:1986年万里同志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做了题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讲话
D:1991年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下设政策科学研究会
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在学科发展上要赶快补课,要重新恢复政治学;
1983年《理论探讨》杂志刊登了孟繁森的《需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1986年万里同志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做了题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讲话;
1991年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下设政策科学研究会

9、 问题:叶海卡·德洛尔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的三部重要著作
选项:
A:《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
B:《公共政策科学》
C:《政策科学探索》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答案: 【《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
《公共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探索》

10、 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共政策主要呈现出的特点
选项:
A: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B:以效用作为评价和选择公共政策的基本依据
C:以个人的物质利益为核心
D:优先考虑的是现实利益,对于公共政策更加强调的是效率价值
答案: 【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以效用作为评价和选择公共政策的基本依据;
以个人的物质利益为核心;
优先考虑的是现实利益,对于公共政策更加强调的是效率价值

第二章 公共政策系统

1、 问题:根据琼斯的观点下列属于政府外部公共政策主体的是
选项:
A:政府立法机关
B:研究机构
C: 议员及其助手
D:政治党派和传播媒介
答案: 【政治党派和传播媒介

2、 问题:主导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选项:
A:中国共产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 【中国共产党

3、 问题: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公共政策的形式
选项:
A:党的政策
B:司法判决
C:人大立法
D:行政决策
答案: 【司法判决

4、 问题:对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公共政策问题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B: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涉及相当多社会成员利益的社会问题
C:导致社会紧张状态的社会问题
D:关系大多数人的社会问题
答案: 【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涉及相当多社会成员利益的社会问题

5、 问题:构成政策系统最稳定、最基础的环境是
选项:
A:地理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法治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 【地理自然环境

6、 问题: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客体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B:政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在这个系统内,政策主体、客体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C:在政策系统中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不能相互转化
D:政策环境的改变对政策客体的改变不起任何作用
答案: 【政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在这个系统内,政策主体、客体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7、 问题:下列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直接主体
选项: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某些领袖人物
答案: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某些领袖人物

8、 问题:公共政策主体作用于公共政策客体必须借助
选项:
A:公共权力
B:行政决策
C:公共资源
D:立法决议
答案: 【公共权力;
公共资源

9、 问题:下列关于政策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政策客体受到来自政策主体及其制定的政策的作用之后,会逐步显现出一定的政策效果
B:政策环境也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政策客体
C:政策客体不会也不能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D:从“人”和“事”的角度看政策客体包括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问题
答案: 【政策客体受到来自政策主体及其制定的政策的作用之后,会逐步显现出一定的政策效果;
政策环境也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为政策客体;
从“人”和“事”的角度看政策客体包括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问题

10、 问题:在现在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选项:
A: 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B: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C: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D: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答案: 【 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三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本门课程剩余章节答案为付费内容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本文章不含期末不含主观题!!
支付后可长期查看
有疑问请添加客服QQ 2356025045反馈
如遇卡顿看不了请换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请看清楚了再购买哦,电子资源购买后不支持退款哦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