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知到答案 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 问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素养与能力。这三个方面是( )
选项: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
C:情感与意志
D:过程与方法
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2、 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选项:
A: 课外活动
B: 课堂教学
C: 实践活动
D: 德育活动
答案: 【 课堂教学】
3、 问题:
课程教学论的学习需要研读教育名著。下列属于教育著作的是
选项:
A: 《大教学论》
B: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 《普通教育学》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 【 《大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普通教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
4、 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 )( )( )( )。
选项:
A: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B: 系统学习
C: 注意扩展学习
D: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答案: 【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系统学习, 注意扩展学习,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5、 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 )与( )的理论,是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普遍实用性,对从事课程与教学者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选项:
A: 教育
B: 德育
C: 教学
D: 课程
答案: 【 教学, 课程】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西周时期的“六艺”是指
选项:
A:书数
B:修辞
C:射御
D:礼乐
答案: 【书数,射御,礼乐】
2、 问题:《四书》是指
选项: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孟子》
答案: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3、 问题: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是指
选项:
A:文法
B:修辞
C:音乐
D:辩证法
答案: 【文法,修辞,辩证法】
4、 问题:“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谁提出?
选项:
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答案: 【陶行知】
5、 问题: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是
选项:
A:方法
B:明了
C:联想
D:系统
答案: 【方法,明了,联想,系统】
6、 问题:“教育适应自然”是谁提出的?
选项: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 【卢梭】
7、 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学受前苏联( )教学思想影响。
选项:
A:凯洛夫
B:斯大林
C:苏霍姆林斯基
D:列宁
答案: 【凯洛夫】
8、 问题:1918年,( )出版《课程》一书,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
选项: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 【博比特】
9、 问题:
1949年,( )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出版,“泰勒原理”为科学化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选项:
A:
博比特
B:
凯洛夫
C:
泰勒
D:
杜威
答案: 【
泰勒
】
10、 问题:( )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选项:
A:博比特
B:杜威
C:布鲁纳
D:泰勒
答案: 【布鲁纳】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在中国,“课程”这个词,开始出现于( )。
选项:
A:夏代
B:唐宋
C:元末
D:清末
答案: 【唐宋】
2、 问题:“课程”的英语表达,curriculum,是19世纪50年代由( )率先使用
选项:
A:凯洛夫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 【斯宾塞】
3、 问题:
( )的观点,实质上是把课程看作由静态的知识或者知识体系构成的,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
选项:
A:
课程即社会改造
B:
课程即教学科目
C:
课程即学科知识
D:
课程即学习活动
答案: 【
课程即教学科目
】
4、 问题:( )主要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选项:
A:课程及即社会
B:课程即学习活动
C:课程即学习经验
D:课程即学科知识
答案: 【课程即学习经验】
5、 问题: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是谁说的?
选项:
A:王阳明
B:朱熹
C:孔子
D:王夫之
答案: 【朱熹】
6、 问题:课程定义与现在的课程定义基本相同,都是指学业的进程,即学程的是
选项:
A:宋代朱熹
B:明代王守仁
C:春秋孔子
D:唐朝孔颖达
答案: 【宋代朱熹】
7、 问题:强调和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注重课程体验的课程观是
选项:
A:课程及即社会
B:课程即学习活动
C:课程即学科知识
D:课程即学习经验
答案: 【课程即学习经验】
8、 问题:我国“教学”一词的最早含义是
选项:
A:诵读
B:学习
C:教书
D:教授
答案: 【学习】
9、 问题:
根据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教学是( )的活动
选项:
A:
教师的教授
B:
学生的学习
C:
教师的讲授
D:
教师与学生的双边
答案: 【
教师与学生的双边
】
10、 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选项:
A: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等。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核心素养以培养( )为核心
选项:
A:
学生的学习能力
B:
全面发展的人
C:
高素质的人
D:
发展学生身心健康
答案: 【
全面发展的人
】
支付后可永久查看
如遇卡顿闪退请更换一个浏览器即可打开
有任何疑问及时加Q群售后群
418051343反馈
需要期末答案或期末答案题库的同学可进入Q群418051343购买